在平昌冬残奥会的赛场上,一位失去双腿的滑雪运动员从海拔1370米的起点俯冲而下,时速突破100公里。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——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魅力,更是人类精神的胜利。而最近一部以残疾人滑雪运动员为主角的电影《逆风飞翔》,恰好捕捉了这种震撼。
"雪板就是我新生的腿,失重瞬间反而让我触摸到自由"
剧组耗时三年跟拍国家残奥滑雪队,镜头记录下:
导演李明在首映式上哽咽:"我们不是在拍励志片,是在记录普通人如何重新定义'健全'。"影片中那个经典的360度旋转镜头,实际是运动员经历217次摔跤后才完成的动作。
采用军用级防抖摄像机,在运动员头盔安装6个微型机位,首次实现主观视角与客观镜头的无缝切换。配乐更邀请残障音乐人用特制乐器创作,冰晶碰撞般的音效全部采自真实滑雪场景。
当主角在片尾说出"我的奖牌是金色的,但人生早已五彩斑斓"时,现场有观众发现自己的3D眼镜被泪水模糊——这或许就是体育电影最珍贵的感染力:让每个观众都成为自己生命的冠军。
——本文作者现场观影后手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