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,英格兰对阵突尼斯的比赛中,一个身穿红色球衣的英格兰小球迷冲上热搜——不是因为他支持的球队,而是因为他作为球童的机智表现。当凯恩在补时阶段被对手犯规倒地时,这名小球迷迅速将场边的球递给裁判,帮助英格兰队争取到宝贵的进攻时间。最终,凯恩头球绝杀,而镜头捕捉到的小球童振臂欢呼的画面,成了那届世界杯最动人的瞬间之一。
很少有人注意到,世界杯的球童们往往来自当地青训营或足球学校。他们不仅要熟悉比赛规则,还需接受专业训练:如何快速递球、避免干扰球员、甚至应对突发状况。英格兰足总对此尤为重视,2018年出征前,特意为随队球童安排了心理辅导。“这些孩子不仅是服务者,更是未来足球文化的传承者。”时任英格兰主帅索斯盖特在采访中强调。
曼联传奇吉格斯曾透露,自己12岁时在埃弗顿主场当球童,因为递球太慢被教练训斥,从此发誓要“跑得更快”。而英格兰现役国脚福登,童年时也曾是曼城主场球童。“站在偶像身边递球的感觉,让我彻底爱上了足球。”他在自传中写道。或许正是这些细微的激励,让球童成了许多球员职业生涯的起点。
“当那个孩子把球塞给我时,我看到了他眼里的光——就像14岁在热刺青训营的我。”——哈里·凯恩赛后谈及绝杀球背后的球童
想要成为世界杯球童并不容易。以英格兰为例,需通过体能测试、规则笔试甚至模拟场景考核。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,英足总收到超过5000份申请,最终仅选出20人。“我们要求他们具备职业态度,”选拔负责人克拉克说,“毕竟他们可能影响比赛的每一秒。”
下一次观看比赛时,不妨多关注这些奔跑在场边的身影。他们递出的不只是足球,更是一代人对这项运动最纯粹的热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