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刚结束的男篮世界杯小组赛中,美国队后卫帕特里克·贝弗利再次用他标志性的防守点燃了全场。这位34岁的老将可能不是球队得分王,但绝对是每支对手最头疼的"球场噩梦"。
"有人说我打球太疯狂,但在世界杯这样的舞台,疯狂就是我的武器。"——贝弗利赛后采访
在现代篮球术语中,"3D球员"特指那些既能投三分(3-pointer)又能防守(Defense)的球员。但贝弗利重新定义了这个概念:
在对阵法国队的焦点战中,贝弗利在最后3分钟连续完成两次关键防守,其中一次造成对方主力控卫8秒违例。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当他在场时,美国队每百回合少丢11.2分。
专家点评:"贝弗利就像篮球场上的斗牛犬,他的价值无法用数据完全体现。那些干扰传球路线的细微动作,那些提振士气的怒吼,都是美国队不可或缺的元素。"——ESPN分析师马克·琼斯
更难得的是,贝弗利主动承担起导师角色。训练中经常看到他在指导年轻球员如何阅读对手的进攻意图。"他教会我们,防守不只是靠身体,更要靠这里。"新秀后卫安东尼·布莱克指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。
随着世界杯进入淘汰赛阶段,美国队需要贝弗利继续保持这种高强度表现。正如主教练史蒂夫·科尔所说:"有些球员天生就是为大场面而生,帕特里克就是这样的球员。"
—— 本文发自卡塔尔前线报道